为引导青年学生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2025年8月26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阡陌知行”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教师张升元、毛炜的带领下,走进巢湖市散兵镇大岭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感悟国情、服务乡村。
深入一线:在乡野实践中感知乡村振兴
大岭村作为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近年来依托民宿经济和茶产业,逐步实现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实践团队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与民宿经营者、村民及村干部广泛交流。同学们亲眼见证了邻里民宿、白云庵民宿等项目为乡村注入的活力,切身感受到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就地就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图:民宿经营者带领团队实地参观大岭村的生态环境
理性探析:在访谈调研中把脉发展难题
实践团队走访多家特色民宿。“一方·白云安”民宿负责人表示:“节假日客房供不应求,但也面临同质化竞争等挑战。”队员们认真记录其运营经验与现实困难。白云庵度假民宿凭借快速建设、特色运营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一张新名片。

图:团队成员与民宿经营者深入交流,了解经营现状
同学们还走访村内特色餐厅。老板娘介绍:“依托银屏山景区资源,我们利用闲置农房开发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形成采摘、家庭农场、农家乐、民宿等多元体验产品,让游客感受乡村烟火气和人文故事。”

图:团队与餐厅经营者深入交流
“民宿带来了客人,我也能就近做点零活。”村民王奶奶一边浇花一边笑着说。这些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乡村振兴为普通群众带来的获得感与发展红利。

图:团队成员与农户深入交流,了解生活情况
产业引领: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大岭村立足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明确产业方向,突出文旅融合,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邻里民宿、白云庵民宿等旅游项目,并打造山泉溪流、竹林栈道、草原花海、观光果园等多类景点,持续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图:特色旅游项目(草原花海,露营)
同时,调研也反映出当前发展中存在的现实挑战:生态红线约束明显、产业规模有限、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同质化竞争加剧,以及如何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等深层问题。针对这些,团队提出构建“无边界”生态体验区、发展室内化与微形文化业态、打造民宿集群品牌、培育核心文化IP等建议。
指导教师指出:“本次活动不仅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实际,更锻炼了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年轻的思想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此次实践活动让大岭村的青山绿水和乡亲们的淳朴笑容深深烙印在队员们心中。他们带走的不仅是调研数据,更是一份厚重的社会责任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认同。